查看原文
其他

小联微评第130期 | 余成威: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就闪耀在我们周围

余成威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2021-03-12

【小联微评】特邀我校辅导员和同学们,从他们的视角“微”观时政,“评”论热点,和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也为同学们更好地认知、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向导与参考。


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就闪耀在我们周围

文学院辅导员   余成威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一次专题讲座上,有位学生在互动交流环节提及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

答案很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在风雨如晦的时代“照亮”中国人民的光芒,是在筑梦圆梦征途中“指引”中华民族的旗帜。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幸福美好的现在和充满希望的将来。大多数学者正是如此,从中国的民族复兴、世界的历史发展、人类的普遍真理等宏大叙事角度,去诠释,去演绎,去解答“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必要的。然而,如果就此止步,难免会在一定意义上简化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个体意义,也束缚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日常价值,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陌生感和隔离感。因此,我们需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不仅有“譬如北辰”的指导意义和“高山仰止”的深奥理论,还有早已融化于平时生活,日用不觉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信仰

“绝大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阐发原点是消除一切私有制;“无产者却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立足点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是经过中国实践凝练而成的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的中国化产物,是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民族式表达,把握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能够驱散“信仰缺失”的迷雾,更加清晰地看待中国问题,更加自信地走中国道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信仰缺失”成为解构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信仰恐慌”成为许多国人的阿喀琉斯之踵。一些不怀好意的利益集团通过聚焦突出案例、扭曲既定事实和利用传播媒介,将当下中国“塑造”为只信钱权的悲惨世界,想借此扰乱国人的价值选择,消解中国的前进动力。面对多元混杂的信仰言说,马克思主义以黄钟大吕之声告诉我们,信仰“人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和永恒的标尺。

峥嵘七十载,正是因为坚持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复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的感人事迹,正是因为他们时刻把对人民的信仰作为最根本的信仰,扎根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中。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概念,是全人类,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当下,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是,能直接引领我们日常进步行动的“为人民”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口号,不是一个虚无的学术话语,它代表的是对事物价值的终极追问,是“民为邦本”的现代阐释,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动因和共赢的和谐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和信仰,更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从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再到研究生支教团,在为同学、老师和支教孩子服务的过程中,我在一张张笑脸和一场场喜悦中,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并不遥远。“为人民”的奋斗着实辛苦,个中滋味,不可言表,但是艰苦的旅程终会在“为人民”的旗帜下升华为人生的意义。而且,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的信仰同样时刻照耀着自己的成长。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信仰,如此,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新长征”中,就会有一盏明灯始终在远方指引和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对立统一”的思考方法

“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运用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和发掘事物运动的矛盾性,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全面而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发展和周围的环境。

在文学研究领域,“对立统一”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向。在《堂吉诃德》中,思想的崇高和行为的滑稽形成对立,而在荒唐的行为想要解构伟大的精神之际,其中的落差却建构起文本的悲剧性,正是堂吉诃德高尚的思想和有趣的行为,使得《堂吉诃德》成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文学创作方面,“对立统一”是行之有效的鲜明技巧。如在创作中采用明与暗、虚与实、浓与淡、张与驰、动与静、抑与扬、开与合、庄与谐、冷与热、悲与喜、大与小等手法,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突出耐人寻味的思想内涵。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在同一文本中交相辉映,描绘出相左模式的戏剧性冲突,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引向精神本质。在文学理论部分,“对立统一”是探寻本质的思维钥匙。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载道与抒情、入世与出世,形而上与形而下等,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始终在打量着世界和人类,追问着文学的本质,而正是“对立统一”的力量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体系推进文学研究。将“对立统一”拓展引申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正是喜忧参半,机遇与危难并存。一方面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另一面是下行压力依旧存在;一方面是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另一面是社会保障不够全面;一面是反腐倡廉取得实效,另一面是法制建设还需完善……如果只看到“甲光向日”,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视而不见,那就可能会在“平流无石处”掉以轻心,被乱花迷住眼,被浅草没了蹄,终至沉沦。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统筹,通篇考虑,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三、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掌握了“对立统一”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实践”的重要性,为我们寻得一条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奋斗。从“实干兴邦”到“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用明白晓畅却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诫我们要将美好的向往转化为现实,关键在于实践。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实践来获得的。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而言,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的现在,要练就过硬本领,承担时代使命,就必须通过理论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从纸上得来,读“有字之书”,又要躬行此事,读“无字之书”,努力提升综合素养。

一方面,要坐得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学问绝非一日之功,面对社会形形色色,看似光鲜华丽,热闹有趣的生活,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扎实打牢基础知识。一方面,要走得出。“尽信书,不如无书”,要从“故纸堆”中走出来,走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坐而论道,不能只读圣贤书,不闻天下事。在文学创作中,不能沉醉于“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要跳脱出去,踏入实践深处,为人民鼓而呼,才能书写出动人的精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要将所学、所思、所悟和家国天下结合起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奋斗精神,通过志愿服务、“三下乡”、支教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更新知识,适度锤炼筋骨,增益其所不能。从而,在知识应用于现实的过程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实现“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双向互动。鲁迅先生曾说过: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不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工作做服务,实践都是基础性和长期性的要求,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的哲学原理、实践方法、理性原则和文学美感,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思维的启迪和行动的依据,而且能够凝聚成一股刺穿重重黑暗的力量,为我们树立起信仰的基石,拨开思想的迷雾,点亮希望的灯火,给予心向往之的光明,继续奋斗的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

【小联微评】将每周定期推送微评文章,欢迎大家围观点赞、阅读转发!也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845598409@qq.com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孙文希


近期热门文章:

 校庆献礼 | 纸短情长,想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你

 学工通知 | 2019-2020学年班主任名单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